哈爾濱網絡安全是指通過采用各種技術和管理措施,使網絡系統正常運行,從而確保網絡數據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網絡安全的具體含義會隨著“角度”的變化而變化。比如:從用戶(個人、企業等)的角度來說,他們希望涉及個人隱私或商業利益的信息在網絡上傳輸時受到機密性、完整性和真實性的保護。
全球網絡威脅繼續快速演變,數據泄露事件每年都在增加。RiskBased Security的一份報告顯示,僅在2019年前9個月,就有令人震驚的79億份記錄被數據泄露。這一數字是2018年同期曝光記錄數量的兩倍多(112%)。
醫療服務、零售商和公共實體遭受的攻擊非常多,惡意犯罪分子要為大多數事件負責。其中一些行業對網絡罪犯更有吸引力,因為它們收集金融和醫療數據,但所有使用網絡的企業都可能成為客戶數據、企業間諜活動或客戶攻擊的目標。
一、網絡安全的主要特性
網絡安全應具有以下五個方面的特征:
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給非授權用戶、實體或過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數據未經授權不能進行改變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儲或傳輸過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壞和丟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被授權實體訪問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當需要時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網絡環境下拒絕服務、破壞網絡和有關系統的正常運行等都屬于對可用性的攻擊;
可控性:對信息的傳播及內容具有控制能力。
可審查性:出現的安全問題時提供依據與手段。
二、確保網絡安全的工具與法律
維護網絡安全的工具有VIEID、數字證書、數字簽名和基于本地或云端的殺毒軟體等構成。在法律方面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等。